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富硒苹果的核心价值在于果实中硒元素的合理富集,而富硒肥的使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。若施用不当,不仅会导致果实硒含量不达标,还可能造成树体损伤、产量下降,前期投入白白浪费。以下 3 个技术要点,是果农使用富硒肥时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。
一、选对富硒肥类型,匹配种植需求
富硒肥的种类繁多,不同类型的肥效、适用场景差异显著,需根据果园土壤条件和苹果生长阶段选择。
土壤硒含量较低(<0.1mg/kg)的果园,可优先选用缓效型硒肥,如硒矿粉、富硒有机肥等。这类肥料施入土壤后,能逐步释放硒元素,通过根系吸收持续为树体补充硒源,适合作为基肥使用。每亩用量需结合土壤检测结果调整,通常硒矿粉每亩施入 50-80kg,富硒有机肥每亩 2000-3000kg,与常规有机肥混合后深翻入土,可提高土壤硒储备。
对于土壤硒含量中等(0.1-0.3mg/kg)的果园,叶面喷施型硒肥更适用,如亚硒酸钠溶液、硒氨基酸螯合物等。这类肥料通过叶片吸收,见效快,能精准调控果实发育期的硒积累,尤其适合在苹果需硒关键期补充。需注意的是,叶面肥需选择纯度高、杂质少的产品,避免因重金属超标影响果实品质。
二、把握施用关键期,错过等于白施
苹果对硒元素的吸收存在明显的阶段性,只有在关键期施用富硒肥,才能实现硒元素向果实的高效转移。
初花期是第一个关键期。此时树体从休眠转向旺盛生长,根系吸收能力增强,叶面喷施富硒肥可促进花芽分化,为后续果实硒积累奠定基础。建议在全树 50% 花朵开放时喷施,此时叶片尚未完全展开,药剂能更均匀地附着在枝条和花器上。
幼果期(谢花后 15-20 天) 是硒元素向果实转移的黄金期。果实细胞快速分裂,对硒的需求量大,此时喷施富硒肥,能直接被幼果吸收,是提升果实硒含量的关键一步。若错过这个时期,后期补施的硒元素多积累在叶片和枝条中,难以向果实转移。
膨果期(果实直径达 3-4cm 时) 需进行最后一次补充。此时果实进入快速膨大阶段,硒元素在果肉中逐渐固化,适量补施可避免果实因生长过快导致的硒含量稀释,确保最终硒浓度达标。
三、严格控制浓度与方法,避免肥害与浪费
富硒肥并非用量越多效果越好,浓度过高会导致树体中毒,表现为叶片黄化、果实畸形,严重时整株死亡;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富硒标准,白白增加成本。
叶面喷施时,需根据肥料类型调整浓度。亚硒酸钠溶液的适宜浓度为 0.01%-0.02%,即 1 升水中加入 1-2 毫升原液;螯合态硒肥浓度可略高,为 0.02%-0.03%,但最高不超过 0.05%。喷施时需用雾化效果好的喷雾器,重点喷洒叶片背面和果实表面,每亩用药液量控制在 50-60 升,确保均匀覆盖不滴水。
土壤施用时,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。硒矿粉和富硒有机肥需与土壤充分混合,施入后及时浇水,促进硒元素溶解。若采用穴施,需在树冠外围挖 3-4 个深度 30cm 的穴,将肥料与表土拌匀后填入,避免直接接触根系。
此外,富硒肥的施用需与常规水肥管理配合。施用前后 1-2 天内避免喷施碱性农药,以防降低硒肥活性;同时保证树体氮、磷、钾等基础营养充足,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根系和叶片对硒的吸收转化能力。
富硒苹果的种植是 “七分技术,三分肥料”,而富硒肥的合理使用是技术核心。果农需根据自身果园条件,精准把握类型选择、时期控制、浓度管理三个要点,才能让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果实中的 “硒价值”,避免 “白种” 的遗憾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