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安徽硒无忧!

安徽硒无忧

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全国咨询热线400-0552-997
安徽硒无忧

新闻动态

 

推荐产品

24小时服务热线 400-0552-997

为什么说 “富硒” 是未来功能性农业的核心赛道

发布日期:2025-04-01浏览次数:7
在消费升级与健康需求双重驱动下,农业正从 “吃得饱”“吃得安全” 向 “吃得健康” 加速转型。作为功能农业的典型代表,富硒产业凭借其独特的健康价值、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,正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赛道。从政策扶持到技术突破,从区域实践到全国布局,“富硒” 已不仅是农产品的营养标签,更是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。

一、健康刚需:破解 “隐性饥饿” 的战略选择

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被誉为 “生命之火”“抗癌之王”,具有抗氧化、增强免疫力、拮抗重金属等多重功效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硒摄入量为 200 微克,但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,我国居民日均摄入量仅为 26-32 微克,远低于 50 微克的最低推荐值,72% 的国土面积处于缺硒或低硒状态,“隐性饥饿” 问题严峻。随着亚健康人群扩大和慢性病发病率上升,通过富硒农产品实现安全、便捷、持续的补硒,成为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重要途径。

富硒农业的独特优势在于其 “双重功能性”:一方面,硒元素通过作物吸收转化为有机形态(如硒蛋白、硒多糖),生物活性更高,更易被人体吸收;另一方面,富硒农产品在提升营养价值的同时,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、减少化肥农药依赖,实现 “健康” 与 “安全” 的双重升级。正如中国地质大学田熙科教授所言,开发富硒食品是解决我国居民硒缺乏问题的 “经济、方便、适合长期食用” 的关键方案,这一需求正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。

二、产业升级:从 “土特产” 到 “全产业链” 的价值裂变

富硒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产业赋能效应。在广西,富硒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:柳城县富硒水稻、全州县富硒葡萄、罗城富硒茶等特色产业,通过 “品种改良 + 精准补硒 + 品牌打造”,实现亩产效益提升 30%-50%。数据显示,广西富硒农产品开发面积达 126 万亩,认证产品 663 个,2023 年综合产值突破 107 亿元,带动 16 万农户户均增收 2800 元。这种 “点土成金” 的能力,本质上是对农业附加值的深度挖掘 —— 富硒大米售价可达普通大米的 3-5 倍,富硒茶、富硒水果等高端产品更是成为市场新宠。

更重要的是,富硒产业正推动农业向全产业链延伸。湖北恩施州依托 “世界硒都” 资源,构建起 “种植 - 加工 - 文旅” 融合发展模式:700 万亩富硒基地孕育出硒茶、硒土豆、硒魔芋等特色产品,深加工企业开发出硒蛋白保健品、富硒功能食品,年综合产值达 1100 亿元,成为首个千亿级富硒产业集群。重庆江津则通过 “硒 + 旅游”“硒 + 康养”,将富硒土壤优势转化为文旅体验,建成 15 家富硒康养农庄和 5 条精品旅游线路,实现 “卖产品” 到 “卖体验” 的升级。这种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模式,正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路径。

三、区域实践:从 “试点探索” 到 “全国布局” 的战略落地

富硒农业的崛起,既得益于天然富硒资源的禀赋(如广西 1.14 亿亩富硒土壤、恩施州全域富硒地质带),更依赖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。广西自 2012 年起将富硒农业纳入 “10+3” 提升行动,制定 30 余项地方标准,财政专项支持打造 “中国富硒农业之都”;江西出台《富硒功能农业发展规划》,提出 2025 年综合产值突破 1600 亿元的目标,推动 “硒 + X” 战略落地;国家层面,农业农村部将富硒产业纳入乡村产业振兴重点,累计投入 39.56 亿元支持富硒产业集群建设,从土壤普查(划定 100 万亩可开发富硒耕地)到标准制定(发布 8 项国家标准、300 余项地方标准),构建起全链条支撑体系。

技术突破更是关键引擎。浙江乐清智仁乡通过校地合作,利用高山富硒土壤发展 “商薯 19 号” 富硒红薯,结合 “1+1+3” 党建联建模式,将废弃土地转化为 “金土地”;山东淄川寨里镇通过 “南果北种” 技术,在富硒大棚种植沃柑、草莓等高端果蔬,开发富硒宴、研学体验等多元场景,实现 “一产强、二产精、三产活”。这些实践证明,富硒农业已从 “资源依赖型” 转向 “技术驱动型”,通过品种选育、叶面喷施、根系调控等技术,即使在缺硒地区也能实现高效补硒,拓展了产业发展的地理边界。

四、未来图景:标准化、品牌化、全球化的新赛道

当前,富硒农业正迎来三大发展机遇:
一是标准化筑基。随着《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》等国家标准的实施,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逐步完善,解决了长期以来 “硒含量不达标”“标识混乱” 等问题,为产业规模化扫清障碍。
二是品牌化破圈。“恩施硒物”“广西富硒”“江津硒品” 等区域公用品牌崛起,通过博览会、电商平台、体验店等渠道触达消费者,形成 “健康 + 地域” 的双重品牌溢价。
三是全球化布局。在全球 20 亿人缺硒的背景下,富硒农产品正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舞台 —— 广西富硒茶、江西富硒米粉、重庆富硒花椒等产品远销欧美、东南亚,成为 “中国功能农业” 的亮丽名片。

更深远的意义在于,富硒农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 “生态产业化” 样本:通过挖掘土地隐性价值、提升农产品附加功能、激活县域特色经济,实现 “小硒元素” 撬动 “大产业链”。正如宁夏 “三农” 平台所指出的,富硒农业作为功能农业的先行领域,正引领农业从 “量” 的扩张转向 “质” 的提升,这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,也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。

结语

从 “健康刚需” 到 “产业革命”,富硒农业的崛起绝非偶然,而是消费升级、政策扶持、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当 “补硒” 成为全民共识,当 “富硒” 成为农产品溢价的核心要素,这条赛道已不仅关乎农业本身,更连接着大健康、大消费、乡村振兴的宏大图景。未来,随着标准化体系完善、产业链深度融合、科技赋能持续深化,富硒产业必将成为引领全球功能农业发展的 “中国方案”,在 “健康中国” 与 “农业强国” 的双轮驱动下,书写更广阔的发展篇章。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 0
标签:全部
网友评论

管理员

该内容暂无评论

美国网友
400-0552-9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