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近年来,宜春市坚持把富硒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来抓,宜春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持续加大投入,强化“三个突出”,推动富硒农业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
突出政策引导
宜春市是全国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。为推动宜春富硒资源优势转变成富硒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,市财政安排规划编制经费50万元,支持编制《宜春市富硒产业发展规划》。落实宜春市委、市政府出台的《关于支持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的若干措施》政策,市财政每年安排富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,择优进行奖补。
突出基础先行
宜春市财政局通过抓好基地建设,集中建设了一批特色优势明显、连片规模大、带动能力强的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,全市已认定示范基地220个,其中万亩以上连片基地10个、千亩以上150个,截至2022年底,全市富硒产业基地面积201万亩。对新认定的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示范基地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、3万元、2万元。二是抓主体培育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每年安排资金300万元,鼓励富硒企业开拓市场和给予贷款贴息。已培育富硒经营主体449家,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71家。三是抓品牌建设。市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支持富硒品牌创建,目前,全市通过“两品一标”认证富硒农产品502个,注册富硒农产品商标260个,其中20个被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。“宜春大米”入选首批“赣鄱正品”“湘赣红”认证品牌。
突出产业支撑
为推动富硒农业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宜春市财政局一是注重集群发展。市财政安排宜丰县300万元、铜鼓县200万元,支持富硒竹笋产业园建设。争取省级现代农业专项资金900万元,支持丰城、宜丰、高安、袁州和铜鼓等5县市区打造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先行区。截至2022年底,全市富硒产业综合产值610亿元。二是注重标准建设。鼓励制定富硒行业标准,对牵头新制定并发布的富硒农产品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准(技术规程),给予10万元、6万元、4万元奖励。在已制定省级硒地方标准8项、国家行业标准1项的基础上,又发布了《宜春大米》《袁州富硒脐橙》《袁州富硒红薯》3项团体标准,并向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交富硒盐皮蛋加工、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、富硒油菜、富硒山药、富硒百合、天然富硒花生生产等6个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立项申报材料。三是注重质量监管。每年安排农产品质量监管经费200万元,累计对6200个农产品开展硒含量普查,完成了93个富硒农产品认证,逐步推行“两证一码”(农产品合格证、富硒农产品认证、原产地追溯码)。四是注重科技引领。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,同时整合相关科技专项经费,聚焦富硒产业“卡脖子”工程,实行“揭榜挂帅”方式,推动富硒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突破、成果转化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